找到相关内容22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制戒缘起三则

    难调者令调顺,七惭愧者得安乐,八断现在有漏,九断未来有漏,十正法得久住。欲说戒者,当如是说:‘若比丘犯不净行,行淫欲法,是比丘波罗,不共住。’”  如是,世尊与诸比丘结戒。  二、盗 戒  尔时,...比丘波罗,不共住。’”  三、杀 戒  尔时,世尊游毗舍离猕猴江边讲堂中,以无数方便与诸比丘说不净行,叹不净行,叹思惟不净行。  诸比丘作是念:今世尊为我等说不净行,叹不净行,叹思惟不净行。时诸比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4666984.html
  • 菩萨戒疑义(下)

    所谓慈、悲、喜、舍,化及一切众生,皆得安乐;摄律仪戒,所谓十波罗。”所谓十波罗,指的是同经《贤圣名字品》所说:“有十不可悔戒,应受、应持:一、不杀人,乃至二十八天、诸佛菩萨;二、不盗,乃至草叶;三、不淫,乃至非人;四、不妄语,乃至非人;五、不说出家在家菩萨罪过;六、不沽酒;七、不自赞毁他;八、不樫;九、不嗔;十、不谤三宝。若破十戒,不可毁过,人波罗。:垣十戒中的前四戒,即是性罪共相,后六戒,...

    尘 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2667255.html
  • 比丘波提木叉

    )未舍弃(戒)学,(也)没有表明羸弱,假如从事淫欲法,乃至与雌性畜生,也波罗,不共住。  2.任何比丘在村落或阿兰若,假如以盗心不与而取,就如在不与取时,诸王捉了盗贼后,可能打杀、绑缚或逐出,(呵责说):「你是小偷,你是愚者,你是痴者,你是盗贼。」同样地,当比丘不与而取,这也波罗,不共住。  3.任何比丘,假如故意地夺取人体的生命,或在此(人)寻找杀具时即可拿取,或赞叹死的美好,或鼓励死(说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5054768.html
  • 大乘菩萨戒若干问题之考察

    菩萨即是乘此法门悲 智双运,自利利他,终至成佛的。  三聚净戒既是如此重要,在菩萨戒经里自然会反映出来。它们是怎样说的呢?  (一)《璎珞经》与三聚净戒  《菩萨璎珞本业经》是以十波罗为摄律仪戒,以...摄善法戒,所谓八万 四千法门;摄众生戒,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;摄律仪戒,所谓十波罗。[1]  十波罗,在经中又称为十无尽戒,即在此十条重戒的基础上修学一切善法,广度一切有情,即此十条禁戒而...

    智 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4241984.html
  •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(2)

    依粗相制初业故。若就出世。涅槃经云。虽不交女。壁外遥闻女璎珞声。心生爱着成欲破戒。优婆塞戒经云。菩萨想女人身上璎珞等皆波罗。当知此皆依地上制。如文殊问经云。菩萨出世戒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女相。是菩萨波罗故。...谓想倒等。如于不见而起见想诳言不见。虽称于事。以覆所知此即名为以心妄语。又如文殊问经出世间戒品言。若起妄语心犯波罗。结成罪门者。如经而菩萨至波罗夷罪。菩萨应常自行正语亦劝他人令生正语。为简妄语故言正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661869.html
  • 谢灵运与“黑衣宰相”慧琳

    排摈,赖蒙值明主善救,得免波罗夷耳。”所谓“波罗”,意译“重禁”、“断头”等,又称“根本罪”,犯此重禁者,依佛教戒律应当被逐出僧团。《四分律》卷一曰:“云何名波罗,譬如断人头,不可复起。比丘亦复如是,犯此法者,不复成比丘,故名波罗。”慧琳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犯重禁之罪,宋文帝虽然赏识爱重他,但不可能因此反复徇私枉法,所以慧琳之被排摈的命运终究是不可避免的。   关于慧琳的悲剧结局,有以下一些文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2761569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之杀戒(圣一法师讲)

    应该要制止自己的嗔恨心、恶毒心,使杀心不起,代之而起以慈悲心,孝顺心。   既不方便救护众生,反而纵恣自己的怨恨心而快意去杀,犯波罗夷罪。   波罗,此云弃,谓犯此戒,永弃佛海之外,亦云堕,即堕落...杀生者,是菩萨波罗夷罪。 ——《梵网经·第一杀戒》 第一杀戒   生者即生命,一切众生都有生命,有生命才可修行,认识自己的生命,则能够度自己,认识别人的生命,能够度一切众生。 何为生命?四十二...

    圣一法师讲

    |戒杀|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8/18333325504.html
  • 律宗大义

    先受三皈五戒,然后再受菩萨戒。  戒之轻重,各本名称不同,《璎珞经》称十重戒,名为十不可悔。《梵网经》称为十波罗。《瑜伽戒本》称为四他胜处。《优婆塞经》称为六重法。以轻戒来说,《梵网经》称为轻垢罪。...,亦翻清凉,三业如火,焚烧行人,若受净戒,戒能防非,故称清凉。三波罗提木叉,此翻别解脱,若受持何种戒,即得何种解脱,亦名处处解脱,故称别解脱。  戒有在家戒与出家戒,在家戒有四种︰一、三皈戒。二、五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447686.html
  • 数珠功德法

    四重禁﹑四波罗等,即犯淫戒﹑犯盗戒﹑犯杀人戒﹑犯大妄语戒。  6.陀罗尼,华译为总持,因总一切法,持无量义。原有四种,咒陀罗尼为其一,但现皆以〝咒〞称之。  7.首先,左手在下(表方便,观想左掌上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1949091.html
  • 三种忏法的比较说明

    罪业,包括性罪,也都可以得到灭除。  因此,梵网菩萨戒教犯了十戒的人.要从事取相忏,一旦得见好相,便能灭罪。十戒便是波罗重戒,包括:“一杀戒;二盗戒;三淫戒;四妄语戒;五酤酒戒;六说四众过戒;七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3552409.html